Monday, November 29, 2021

文凭或基础课程? 各有所好殊途同归

 拉曼大学学院(拉大学院)为中学毕业生提供两条通往报读学士学位的管道,分别是一般上为期两年的文凭课程,及1年的基础课程。虽然前者多了1年,但好处是毕业后有机会通过学分转移,直接报读第2年的学士课程。

 

拉大学院提供多样化的文凭课程选项,从会计、金融、商业到经济学、工程、建筑环境、应用科学、信息和通信科技、大众传播、创意艺术、社会科学和酒店管理等广泛的学科。




郑永鑫选择基础课程作为报读学士课程的踏板,主要是希望在1年的基础课程期间充分了解后,才决定报读哪个学士课程,以免选了不适合的课程而浪费时间。

 

显然那1年对郑永鑫来说收获丰富。他畅谈道,“我对于拉大学院基础课程充实的学术大纲感到欣慰,加上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让我为学士课程扎稳根基,最重要的是跟得上学士课程的功课。”

 

刘忠礼则选择报读文凭课程,因为他早已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一如他所料,文凭课程让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实习课以便能活学活用课本里的理论。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文凭课程毕业后,就可直升学士课程第2年,即省时又省钱。

 

虽然郑永鑫和刘忠礼选择不同的求学路线,但如今他们都是拉大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荣誉学士课程的同学。双方都对于拉大学院讲师贯彻“超越教育”理念留下深刻印象,导师们的认真,加上经常有机会参加学会举办的活动,让他们变得更有决策力、自信及合群等课本上学不到的软实力。

 

在吉隆坡总校求学的郑永鑫和刘忠礼,非常满意青葱翠绿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绝佳的求学环境。你是否也想像他们那样,沉浸在优越的环境享受大学生涯?机会来了!拉大学院正举行20221月及2月份招生活动,欢迎在2021121112日到吉隆坡谷中城会展中心参加教育与升学展,拉大学院的参展单位为C11/C12/C15-C20

 

另外,欢迎浏览官网 https://www.tarc.edu.my/ 查询最新资讯及进行网上报名。考获优越成績者可自动獲得高達100%的奖学金。此外,如有兄弟姐妹在拉大学院就读,新生也有机会享有学费折扣。




#拉曼大学学院 #拉曼学院 #taruc #beyondeducation #prideoftaruc #拉曼学院之光辉


Friday, November 5, 2021

拉大学院开办传播学硕士课程全年招生


 

拉曼大学学院(拉大学院)传播与创意产业学院(FCCI)开办传播学硕士课程,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已完成第一学期的必修课。这项课程採取全年招生制,有兴趣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可随时提交入读申请。


FCCI院长纪咏珍指出,凭着累积超过20年的传播学办学经验,FCCI有充足的师资和资源;因此,现在是开办研究生课程的恰当时机。她说,“开办传播学硕士课程,有助于拉大学院实现成为具有优质研究成果(研究生及学术人员)首选大学的愿景。此举除了能提升拉大学院的声誉,留住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同时,还能吸引其他大学的优秀生。”


纪咏珍补充,“FCCI致力于提供高水准的研究生教育,让毕业生在投身传播与媒体行业前准备就绪。我们也希望藉著鼓励研究生从事媒体研究来改善我国的媒体行业和贡献社会。”


规划开办传播学硕士课程的计划始于两年前,FCCI副院长陈美如博士发现这项课程对于拉大学院生的重要兼实用性。他说,“根据所收集到的市场调查结果,这项课程获得本地和国际媒体从业者和公司的积极评价。我们相信这项课程与媒体行业具有高度衔接性,并将培养能够填补传媒业所需的合格人才空缺。”



陈美如透露,“FCCI拥有37人组成的师资团队,他们毕业于许多不同大学,并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研究颇有成就。这支团队能指导硕士研究生对广泛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程主任庄迪澎博士透露,虽然拉大学院传播学硕士课程是属于研究型课程,不过,入读后第一学期有两项必修科,即《传播与文化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与此同时,硕士学生须在入学第一年内提交硕士论文的研究提纲,经考核通过后即可开始撰写硕士论文。


庄迪澎进一步说明道,“我们录取硕士学生时,将会指派学术领域相近及适合的讲师指导学生草拟研究提纲和撰写硕士论文。学生须完成和提交硕士论文,经口试及格后方可被授予硕士学位。


全职攻读传播学硕士课程耗时两至四年,而兼职攻读则为三至六年。


欢迎对拉大学院传播学硕士课程有兴趣者浏览FCCI网官 https://www.tarc.edu.my/fcci/a/programmes/programmes 获取最新资讯,或发送电邮至 fcci@tarc.edu.my 询问详情。




#拉曼大学学院 #拉曼学院 #taruc #beyondeducation #prideoftaruc #拉曼学院之光辉

This blog is unofficial and not affiliated with TAR UMT. It is created by fans of TAR UM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