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8, 2025

拉曼理工提供体育科学课程 开启毕业生职业新航道

 

等长力量测试和测量机是拉曼理工大学众多先进的体育科学器材之一。


当施则铭踏入东姑阿都拉曼管理及工艺大学(拉曼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FOAS),报读体育与运动科学(荣誉)理学士课程时,他预想中的大学生活,不过是按部就班、平淡无奇。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在此悄然转弯,现实给了他一份超乎想象的惊喜。

 

在拉曼理工大学,施则铭的收获不仅限于课堂知识。学校提供的高质量课程为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丰富的课外实践则为他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对于体育科学这一强调实践与探索的领域而言,这些经历尤为重要。

 

谈及选择拉曼理工大学的原因,施则铭表示:“我母亲和姐姐都是这所大学的校友,这让我对这里有一种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这里开设了我感兴趣的体育科学课程,因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入学后,我很快被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吸引。讲师们教学热忱,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作业布置,讲师教学非常热忱,致力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作为曾经的武术州队代表,施则铭惊喜地发现:“课程内容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我在中小学兼职担任武术教练时,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不仅加深了我的理解,也让我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拉曼理工大学先进完备的设施,同样给施则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校方全力为学生配备体育科学领域前沿的设备与分析软件,让他们能紧跟时代步伐。

 

施则铭特别提到:“像 Dartfish 这样复杂的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在市面上并不常见,而我有幸在拉曼理工大学里学习使用它。这无疑为我未来投身体育科学相关职业,增添了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施则铭在国际会议上收获宝贵的经验。


真正让施则铭的大学生活实现质的飞跃,让他的学习体验远超预期的,是他参与 2024 9 10 12 日举办的第 10 届运动、健康与锻炼国际会议,以及第 14 届亚洲运动学与体育科学大会(ACKSS)筹委会工作的经历。

 

这场由拉曼理工大学主办的国际盛会,意义非凡。它不仅得到高等教育部、《马来西亚运动健康与锻炼杂志》以及亚洲运动学会(ASK)的大力支持,更是开创性地将 运动、健康与锻炼国际会议亚洲运动学与体育科学大会两大体育科学界久负盛名的会议合二为一。这样的联合会议首次在马来西亚举办,一经宣布,便吸引了众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瑞士、台湾、纽西兰和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者。

 

这个为期三天的会议,宛如一座知识的桥梁,为教育工作者、学者、科学家、从业者以及专家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宝贵经验,积极推动合作研究,尽情激发知识的火花,深入探讨体育科学前沿话题。会议聚焦运动科学、体育管理、体育与运动心理学、运动学、运动医学、体育教学法,以及其他与体育、健康和锻炼紧密相关的领域,致力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筹委会成员,施则铭全程深度参与,从活动管理的角度来学习如何筹备、规划并成功举办一场国际级会议。他感慨道:“这次经历让我掌握了一项极为实用的技能,无论未来身处何种工作场景,都将大有裨益。在会议期间,我还担任中国演讲者的翻译,并有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我的研究主题是探讨长短期重复低氧浓度训练对运动员表现的不同影响。能与来自全球的体育科学专家交流,不仅是一种独特而宝贵的体验,也让我对体育科学的认知更加开阔。”

 

这次国际会议的积极参与,如同一场思想的激荡,彻底改变了施则铭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他兴奋地表示:“原本毕业后,我打算投身全职体育教练工作,但这次会议让我看到了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潜能,我现在对这个领域充满向往,甚至萌生了从事体育科学教学的想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真的能成为拉曼理工大学的一名讲师呢!”


Monday, February 24, 2025

拉曼理工大学庆祝56周年校庆

 


陈广才(中)偕同嘉宾们在拉曼理工大学56周年建校日活动上推介拉曼理工大学的吉祥物“Buddy”(曼宝)。左起为魏世福、姚长禄、张盛闻、陈淑珠、廖中莱;右起为杨应辉、石家裕、莫哈末卡马、陈细陆及李仕伟。( 黄安健摄)


(吉隆坡24日讯)拉曼理工大学今日隆重推介其吉祥“Buddy”(曼宝)。 拉曼理工大学理事会主席兼校友会主席丹斯里陈广才今日在该大学56周年建校庆祝活动上,率领理事会成员、拉曼理工信托局成员及校友会成员,推介了这个可爱的吉祥物。


陈广才在致辞中表示,数十年来,拉曼理大学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响应社会变化的需求和全球经济的挑战。从谦逊的起步、扩展学术课程,建立最先进的设施,在5个州设立分校,并采纳先进的技术,确保学生能够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 “今天,拉曼理工已成为创新、包容性和学术卓越的灯塔。”

 

他赞扬当年那些有远见卓识的先贤,是他们的奉献和眼光为拉曼理工学院奠定了基础。在种种艰难挑战面前,坚守诚信,为所有大马人提供高质量且负担得起的教育。

 

他说,拉曼理工大学的成就离不开教职员工的辛勤奉献,他们不懈努力,培养和引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对我们的校友来说,你们的成功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你们是拉曼理工教育变革力量的活生生证明;对于目前的学生们,你们是我们遗产的火炬手,我们鼓励你们抓住眼前的机会,秉承那些深植于你们内心的价值观,并在世界上留下你们的印记。”

 

今日的活动上也放映《红砖:拉曼人的故事》电影记录片音乐视频。

 

出席者包括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拿督陈仕伟、副校长石家裕博士、拉曼理工信托局成员丹斯里廖中莱、拿督斯里姚长禄、拿汀巴杜卡陈淑珠、拉曼理工理事会成员拿督张盛闻、拿督魏世福、陈细陆、莫哈末卡马博士以及拉曼理工校友会成员杨应辉。

 

拉曼理工信托局主席拿督斯里魏家祥因为要出席紧急公务而无法出席今日的活动。 

拉曼理工大学广告学实战经验 为学生积攒亮眼履历

 

身为总协调的苏裕雯(左)和郑琬霏,在TSOT非正式发布会致开幕辞。

作为大学生,拥有一份由相关经验的出色履历,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东姑阿都拉曼管理及工艺大学(拉曼理工大学),学生们须参与实际的项目或活动,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为将来在职场上做好充分准备。

 

48名修读传播与创意产业学院(FCCI)广告学(荣誉)传播学士课程的拉曼生,通过举办拉曼理工大学自制纪录片《红砖:拉曼人的故事》(TSOT)非正式发布会活动,为各自的履历填上浓墨重彩的一页。TSOT是马来西亚首部由大学制作的电影,讲述了创办拉曼学院的历程,以及早期求学的拉曼生故事。因此,这次非正式发布会不仅是为TSOT的正式上映预热,还同步推出TSOT的官方原声带,堪称是该纪录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带领团队举办这次校级活动的是苏裕雯和郑琬霏。苏裕雯解释道:“作为活动协调员,我负责非正式发布会的策划与执行,并紧密配合大学相关部门,确保活动顺利举行。我的工作包括解决问题、召开会议、跟进团队工作进度,并充当顾问和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桥梁。此外,我还需要激励团队,确保他们全力以赴。”

 

她发现,这次活动不再被视为如同大学的功课那样简单。在一个庞大的团队中工作,虽然能带来多样化的想法和视角,但有时也面临复杂的挑战。

 

裕雯分享心得时说道:“合作的核心在于开放与信任,和这么多人共事,我学会了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往往能带来更理想的成果。解决问题需要快刀斩乱麻、顾全大局的观点,以及懂得何时寻求帮助。成功举办这项活动并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合作力量的体现。”

 

郑琬霏补充道:“我们多次遇到挑战,比如节目安排的临时变动,或是音响和表演环节的技术问题。然而,我们始终倾听团队的建议,并迅速调整,以确保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确保这项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琬霏和裕雯根据每位团员的长处和兴趣,将他们分配到不同岗位的委员会,如商务、策划、创意、物流和公共关系等。每个委员会都有明确的职责,从而提升了活动的协调效率和执行效果。

 

尽管计划周全,但管理一个庞大的团队仍得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沟通问题尤为突出。在活动筹备过程中,琬霏和裕雯碰到许多状况,譬如在制定社交媒体宣传计划时出现了沟通不畅的问题。虽然最初计划邀请网红参与宣传,但由于时间紧迫,最终未能实现。

 

然而,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并提出新的创意,通过社媒专页成功宣传TSOT非正式发布会活动。

 

回顾这次经历,琬霏和裕雯异口同声认为,更清晰的沟通和结构化的规划对未来的项目乃至关重要。

 

苏裕雯总结道:“未来,当我进入广告行业并负责多个项目时,无论是策划活动还是举办宣传会,我都会从一开始就注重沟通。在广告公司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我可能需要协调更大的团队。因此,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更高效的沟通机制,将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及减少误解的关键。”

Monday, February 17, 2025

一日拉曼生,一生拉曼情 拉曼理工四千余名毕业生展翅高飞

 


钟学传在他的毕业演讲中表达了“一日拉曼生,一生拉曼情”的精神。


东姑阿都拉曼管理与工艺大学(拉曼理工大学)吉隆坡校区举办了今年首次毕业典礼系列活动。首场于2025215日和16日周末举行,接着亦将于222日和23日举行。本次毕业典礼共有4578名毕业生,他们分别完成了博士、硕士、学士和文凭等课程。此外,毕业典礼期间还将颁发32个特优奖项,以表彰在学业、品格发展和校园生活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另有116名毕业生荣获杰出书卷奖。

 

国际商务(荣誉)学士学位的钟学传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毕业感言。他说:“我衷心感谢我的母亲。作为一名单亲母亲,她不仅是我的力量之源,更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我今日的成就,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同样属于我的母亲。同时,我也要感谢拉曼理工大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机会,使我们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匪浅。

 

时光飞逝,相信许多与我一样的同学们,仍清晰记得初入拉曼理工大学的情景。那时刚好遇到疫情,大家不得不适应线上学习。待情况好转,却又难以适应早上八点的课堂。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时间管理与坚持的重要性。在此,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务必珍惜校园生活。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每一次挑战都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切记,大学不仅仅是传授学术知识的殿堂,更是一个塑造你的品格和价值观的舞台。勇敢地去追逐梦想和目标,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行。最后,我想分享一句在拉曼理工大学学到的至理名言:一日拉曼生,一生拉曼情。他说。

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拿督李仕伟教授这次的演讲方式与以往也有不同。他在前半段的致辞当中,朗读了一篇人工智能生成的毕业典礼演讲稿,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演讲的全部,而纷纷鼓掌。接着,他点出重点,并说了一段富有影响力的信息,才正式结束了演讲:对于这次毕业典礼演讲的任务,我设法让人工智能根据我的要求来撰写演讲稿,这种做法真的提高了效率。如果要我独自完成这项工作,恐怕这需要数小时,而不是几分钟。当然,这只是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做的众多工作之一,而且它的运用和涉及的行业范畴每天都在增长。因此,关键问题是,当你们准备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你们该如何在每个人都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成功航行。

 

我们必须牢记,是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这意味着人类将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因为我们拥有适应、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精进和提升自身技能,才能有更多的创意来驾驭这个技术。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工具,但它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当我们学会如何好好利用它时,它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我相信你们都具备能力去拥抱这个新技术,并在事业和生活中运用。我们相信,凭借你们在拉曼理工大学和超越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和经验,你们将为这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做好准备。但是,永远记住,你们必须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这场游戏中保持领先地位。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你们才能在生活中展翅高飞。他总结道。

This blog is unofficial and not affiliated with TAR UMT. It is created by fans of TAR UMT. Thank you.